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论坛圆满举办
2018年12月3日,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亚经济研究所合作,在北京大学英杰对外交流中心圆满举办了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论坛”。该论坛是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为主题系列论坛之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中国商务部等相关机构的知名研究者和北京大学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二十余人应邀与会。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澳大利亚也是中国重要的投资对象国之一。在美国、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均受到普遍关注。然而,现有关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研究往往缺乏较为系统与完整的数据的支持,这既是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为研究者们提供了新的课题。北京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合作由来已久,双方都非常关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境况、发展及影响,并在数据收集和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面做出了长期努力。作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系列会议的延续,此次论坛侧重探讨中国对澳直接投资等相关问题。
参加论坛开幕式的代表与嘉宾合影
应邀参加本次论坛的澳大利亚专家与学者包括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著名经济学家、东亚研究专家彼得·戴斯戴尔(Peter Drysdale)荣誉教授、澳国立东亚经济研究所希罗·阿姆斯特朗(Shiro Armstrong)主任、保罗·格力顿(Paul Gretton)研究员、苏珊·塔维斯(Susan Travis)女士、皮埃尔·范德恩(Pierre van der Eng)博士、马克·维京(Michael Wijnen)先生、威尔(Will Zou)先生。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裴丽莎(Elizabeth Peak)女士与郝薇(Vera Holenstein)参赞、二等秘书麦迪那·哈伊达雷维奇(Medina Hajdarevic)女士、公使衔参赞雷切尔·汤普森(Rachel Thompson)女士等人。
参加本次论坛的中国学者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潘圆圆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韩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刘卿博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刘向东副部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展研究部投资研究处许多处长以及中国商务部贸易与投资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超博士。北京大学的专家与学者包括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董昭华、国际关系学院查道炯教授、国际关系学院格雷格·麦卡锡教授、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孔涛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于佳博士。
论坛首先由彼得·戴斯戴尔教授、董昭华教授致辞,拉开了研讨的帷幕。他们分别介绍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亚经济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澳大利亚投资,进行研究的背景与现状,强调了合作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此后,孔涛博士介绍了本次论坛的重要性,并向莅临论坛的嘉宾表示感谢。
论坛接下来按照主题分五个环节,依次进行,包括“CHIIA项目及其研究价值”、“CHIIA如何为研究提供新的机会”、“调查数据如何帮助回答企业层面的问题”、“评价对外直接投资的益处”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问题”。作为主旨发言人之一,苏珊·塔维斯女士首先介绍了CHIIA项目,该项目是东亚经济研究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最新版本,旨在创建符合当代国际投资理解的中国对外投资新数据。随后,她详细介绍了CHIIA项目的研究方法,2014年至2017年中国在澳投资的具体措施以及目前CHIIA项目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保罗·格力顿研究员首先对中国近年来对澳大利亚的投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以制造业为例,从微观到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动机和影响。希罗·阿姆斯特朗分析了2016年G20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与GDP比率、外国直接投资限制指数对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与GDP比率,并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如何实现多边化、如何达成一致的原则、怎样解决多边争议调解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其他主旨发言包括,孔涛博士介绍了北京大学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合作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行为与意向调查”项目,对调查问卷的设计与问卷结构、调查的实施以及调查结果进行了简要介绍。苏珊·塔维斯介绍了澳国立东亚经济研究所创建的中国对澳投资数据,对如何利用该数据拓展新的研究方向进行详细的阐述。
在论坛的整个研讨过程中,每一个主题环节的主旨发言人、评论人与参会嘉宾都积极参与讨论,提问质量高、气氛热烈,内容涉及中国对澳直接投资的诸多关键环节,包括一些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与解读。最后,论坛在彼得·戴斯戴尔教授与格雷格·麦卡锡教授发表总结与致谢词之后落下帷幕。此次论坛获得参会嘉宾的高度评价,北京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及其他研究机构的学者们也对未来的合作寄予厚望。